首页 | 本馆概况 | 馆藏布局 | 开馆时间 | 读者须知 | 版权公告 | 联系我们 
站内搜索:
   
 
 新闻公告 
 资源动态 
 培训讲座 
 读书节专题 
 宣传月专题 
 思扬读书会 
 
  读书节专题    
冯骥才先生在《春夏秋冬》特种邮票首发仪式上的讲话原文
2017-03-24 06:50  

      在3月20日举行的《春夏秋冬》特种邮票首发仪式暨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讲坛上,冯先生以四季、诗画、读书为关键词,与在场的青年学子分享了中国文化的意蕴和智慧,鼓励同学们要珍惜时光,多读人文经典著作,开阔视野,追求真理,提升精神境界。图书馆现将冯先生讲坛原文发布,与广大读者共勉。
 

 

四季

      今天是春分,同学们都知道吧?(有人说知道,有人说不知道。)你们知道不知道24节气是世界文化遗产?知道的请举手。(一些同学举起了手。)不算太多,但我很高兴还是有人知道。我在别的地方曾反过来问,24节气是世界文化遗产吗?没人回答我。这是我们文化人的责任,我们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的创造被世界公认,被世界所享用,应该由我们告诉老百姓,告诉年轻人。所以我要先讲一件我们的四季。
      中国人的四季很独特。有一年冬天,我去了趟新加坡,那个地方“终年都是夏,遇雨即是秋”,全年气温都高达30多度,只有下一场雨才能凉快一点,但很快又热起来。在那儿我遇见一个东北人,他告诉我,每到冬天他必须回家一次,不是为了过年,而是要回去冻一冻,他说,“我要是不冻一下,都不知道一年过去了。”中国人的四季,是深深记在我们的骨头里、我们的血液里。在24节气要评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,我特地给文化部一个主管的副部长写了封信,说我特别担心我们的24节气评不上世界文化遗产,因为它是我们中国人、特别是黄河流域的人,对四季的独特感受。黄河流域四季是分明的,24节气主要就是黄河流域的人,经过农耕社会七千年以上与大自然的融合交流,一代又一代的人把对四季的感知和积累的经验传给下一代,慢慢才总结出来的。
      当然,其他国家也有四季,听过维瓦尔第的音乐《四季》,我们就能知道西方人对四季的感知。但我们中国人把四季分成了24节气,每一个季节的开始,我们叫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。中国人很了不得,当春天真正来到的时候,我们叫“立春”,就是春天立住了,多么形象!春天和夏天正中间的那一天,就是今天,我们叫“春分”。春分这天的昼夜是相等的。夏和秋的中间叫夏至,秋和冬的中间叫秋分,冬和春的中间叫冬至。“分”和“至”不一样,最热的夏季和最冷的冬季,中间那天用“至”,而春季和秋季昼夜相等的那天,用的是“分”,你们体会一下,中国人的用字,多么讲究!
      在这十几年的文化遗产抢救中,我们搜集到老百姓留下的谚语有几百万条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农谚。老百姓的农谚都是根据不同的节气,种不同的庄稼,指导人们的生活。有条谚语“二八月乱穿衣”,说的正好是春分这个时候,你们看,台下你们穿什么的都有,有防寒服的,也有穿T-shirt的,前后两个季节的衣服都有人穿。这个时候又有一句谚语,叫“春捂秋冻”,这是中国人的养生之道。春捂,就是得捂着点儿,把冬天的着衣习惯延长一点儿,这样才不至于生病;到了秋天,你再延续夏天的穿衣,往冬天里走一走,这样能一点一点适应寒冷。中国人就这样跟自然融合,我们多么懂得自然,我们多么懂得生活,我们多么懂得生命!我们作为24节气的创造者,首先要尊崇我们的文化。
      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,在不同的季节,我们感受到气候的变化、阳光的变化、风的变化,我们看到不同的花朵,我们听到不同的鸟鸣,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愉悦。我们感受到自然不同的气息,这才有了吟咏四季的诗篇。
      中国的古人有一个特点,就是因景生情。你看苏东坡有一首思念好友的词:“去年相送,余杭门外”,去年在杭州城门外送别友人,“飞雪似杨花”,漫天飞雪好像扑面而来的柳絮一样,“今年春尽”,今年春天快结束了,“杨花似雪”,满天飞絮像雪花一样,让人不禁想起去年同样的感受,就是雪和杨花的联想,然后他就写了一句很有感情的话,“犹不见还家”。
      因景而生情,这是我们中国人情感的丰富。我们因景而生情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“团圆”。我们把团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,这是我们的民族性,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。中国的节日特别看重团圆。春节,除夕当晚如果你在外地不能回家,你一定会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拜个年,那时候你打电话问候的声音,都跟平时不同,你的声音是急迫的,是亲切的,是炽热的,我们民族文化的DNA那一瞬间在你血液里发作了。中秋节正好是丰收的时候,辛苦农耕的人们有了收成,高兴的时候要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饭。中秋节又正好是一年里月亮最圆的一天,人们就把月亮的圆满和人间的团圆联想到一起,于是就做了个饼子,形状的就像圆圆的月亮,人们要品尝自己丰收的成果,还要做一点甜的馅儿,把心里的甜蜜放饼子里。看我们中国人,那时候虽然穷困,但我们的生活多么有诗意!比现在有诗意得多。那时候的我们,懂得自然,懂得人生,懂得生命,懂得生活里什么才是珍贵的。  

     

诗画

      作家、音乐家、画家都喜欢把四季表现在自己的作品里。像维瓦尔第、柴可夫斯基等等音乐家,都写过不同季节的音乐。韩美林在威尼斯大学办画展的时候,他请我去致辞,我当时说了一句话:绘画跟文学是不一样的,文学是需要翻译的;绘画跟音乐是一样的,因为二者都不需要翻译。但画家、音乐家、文学家,无论作品是不是需要翻译,他们都把人们对四季的感情传达了出来,因此才产生人类文明的经典。
      但中国人的艺术跟西方不一样。画与诗文,在中国的文化里是一体的。所以王维才说,“诗是有形画,画是无形诗。”苏东坡又说王维是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去年10月韩美林的展览之后,我特地拿出20多天,围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那些城市转了一圈,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文艺复兴不仅是文艺的复兴,也是科学、哲学和人文精神的复兴。那时候,画家从科学里拿来两样东西进入西方的艺术,一个是透视法,一个是解剖学。西方的雕塑讲究解剖学,对身体的肌肉、骨骼有着精准的表现,但我们中国的雕塑不讲究解剖学,我们讲究的是“传神”。西方的风景画讲究透视法,画里有很强的空间感,但我们中国的风景画不讲究透视,我们讲究的是“意境”。所谓意境,就是“诗意”。绘画里面有没有诗意,是中国人衡量绘画的标准,跟看西洋画是完全不同的。
      我曾经有一次给一些美国的老师讲中国的艺术,他们觉得很有趣。我对他们说,你们看中国绘画,一张白纸上画着一条鱼,这鱼可不在白纸上,而是在水里边,所有中国人都不会认为它在白纸上。中国人的思维、中国的艺术特点,跟西方全然不同,我们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审美体系。我又拿一幅齐白石的画举例子。这幅画是很长的细条状,有一丈多长,从上往下看全是白纸,快到底下三分之一处,有一片秋天的枯叶,叶子上趴着一只头朝下的蝉,下面又是一块白纸,旁边有两句诗——这是中国画的特点,西方人不会在画里写文字的,但我们经常题诗,诗画是相生的,当绘画不能把所有意思都表达出来时,诗可以帮助绘画——齐白石的两句诗写的是:“鸣蝉抱叶落,及地有余声。”知了正叫着,风一吹,它抱着叶子掉了下来,你再一看,上面不是白纸,而是一个有声的空间。这是中国绘画的智慧,中国艺术的智慧。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祖先的智慧,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祖先的艺术和表达情感的方式?
      中国艺术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诗画相通。这本书也很有意思。它并不是我专门写的,是百花出版社编辑的主意。他喜欢文学,也喜欢绘画。他忽然觉得,可以把我散文的片段和画的片段剪裁之后,编成一本书,让绘画内在的东西,跟诗文里所表现的那种形象的、可视的、画面性的东西,能够融为一体,给人别样的感受。这本书好就好在,它体现出一个道理:最好的文章都在片段里。我们读诗,能记住的都是里面某些句子,整首诗未必记得住;我们读文章,往往能记下来的也是最精彩的片段;画面也往往是某个局部打动人,让人觉得特别精彩。这本书把最精彩的东西结合起来,是一个创意。我表面上在说这本书,实际上说的还是中国艺术的特点。
      说到诗画相通,我再补充一个道理,就是钱锺书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,叫“通感”。他说,人的感觉是相通的,你的听觉、视觉、味觉、嗅觉,看起来不一样,实际是相通的。比如我们形容一个声音特别“响亮”,说“响”是有道理的,但我们为什么还要加一个“亮”?亮是视觉的,并不是听觉的,可是当你听到一声巨响,你的视觉也有感觉。我们的祖先很明白这一点。艺术与理工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,艺术不是认识,而是感悟。我们的艺术就是凭着感悟,把文学和绘画连在一起。  

 

读书

      曾有一本美国的杂志评选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,评出的结果并不是电视,而是抽水马桶,因为马桶是没有副作用的。20世纪后半叶人类几乎一切伟大的发明都有难以克服的负面。比如电视,每天给我们的全是消费新闻、浅显的信息。现在我们又有了手机。我们如果一天不带手机,就仿佛跟世界失去联系,到了另外一个星球,谁都离不开手机——我也离不开。但我觉得,还得要读书。因为计算机给你的东西,无论如何都是碎片的,计算机很难形成思想,很难形成体系性的知识。
我一直认为,小学主要学的是常识,中学主要学的是知识,研究生必须得有理念、观点,博士一定得有思想。而大学,最重要的是视野。有了开阔的视野,将来你做的事情可能跟大学里学的专业不一样,你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潜质的职业。就像鲁迅原来是学医的,如果后来当医生,他对文字的天才可能就浪费掉了。如果你没有宽阔的视野,就只能在老师规定发范围里转圈,可能就浪费了你的天赋。视野从何而来?视野来自读书。
      前几天政协会开完之后,央视《读书》栏目的导演找到我,请我讲一讲读书。我讲的不是学习专业的读书,而是专业之外的读书。专业之外的书无非有两种,不见得都是纸媒的,也可能是电子的——这两种书一种是修养式的书,一种是消费式的书。
      所谓消费式的书,意思是说,这本书拿出来就是让你消费的。我们现在是在市场社会里,市场社会的方式就是消费,就是尽量刺激你的消费欲,来达到经济的目的。最近文艺界对“小鲜肉”明星产生热议,我的意见是,不必对“小鲜肉”太担心,因为“小鲜肉”是消费品,过些日子可能就是“小陈肉”了,他不可能一直都是“小鲜肉”,那就不符合消费规律了。消费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地换品牌,品牌不断地换款式。消费需要刺激你,需要引起你的好奇,它不给你留下永恒,不追求深刻,不需要给人思想,不需要养育你的气质。养育气质是不容易的。让你富起来很容易,给你钱你马上就富起来。但是让你有气质和风度很难,因为那是文化和人文不断地在你身上陶冶的结果。你要追求人格的健全,要追求风度和修养,要追求韵致,要给你的人生以自信,要享受你的精神美,这时候就需要选择有修养的书来读。
      读消费式的书,还是修养式的书,在选择读书之前,你必须先想好这个问题。不要因为年轻就忽视这个问题。每一个人生段都是有限的,你一旦毕业工作,就跟你的学生时代告别了;你一旦当了爸爸妈妈,就跟你的青年时代告别了。每个阶段都有限,而青年是最重要的。如果你在青年时代,人生基础没打好,人生的准星没有看明白,那你以后一连串的选择都可能是错的。所以要珍惜这段时间,珍惜年轻时的精神质量和精神准度。
 

(以上原文内容转载至冯骥才工作室微信公众号)
 

关闭窗口
 首页 | 本馆概况 | 馆藏布局 | 开馆时间 | 读者须知 | 版权公告 | 联系我们 

Copyright ? 2017 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 天津河西区珠江道25号 300222

工作电话:022-88186515 业务咨询:022-88186516 咨询信箱:tjufelzxfw@163.com

馆长信箱:tjufe_lib@163.com